您的位置:首页->工作简报  
湖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2021年第19期
  发表时间:2022-01-06   编辑:编辑   来源: 湖南文明网
 

湖南精神文明建设

  2021年第19期(总第932期)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12月24日

  编者按:省委书记张庆伟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指出,文明,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影响力显著增强,湖湘文化的精神力量充分彰显。为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各地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全域全员全程全面文明创建。现刊发部分地区经验做法,供学习交流。

  〔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湘潭市:突出模范引领  打造精神高地

  长沙县:打造好人之城  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株洲市渌口区:“三力”融合  推动居民自治

  石门县:立足“三三举措”  推动文明创建

  汝城县:弘扬红色文化  培育文明新风

  花垣县:深化三项举措  助推全域文明创建

  桃源县:突出三个坚持  彰显城市“三度”

  〔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湘潭市突出模范引领 打造精神高地

  年来,湘潭市突出道德模范引领,先后推荐了艾爱国等8位全国道德模范典型、31位“中国好人”、90余名省级道德模范和“湖南好人”,总数在国、省、市州均排名前列。

  多层次培树模范。一是突出“道德模范”。建立健全“群众推典型、媒体挖典型、社会评典型”的工作机制。二是突出“身边好人”。将“身边好人”宣传推荐工作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考评重要内容。三是突出“最美系列”。相继推出“最美群众贴心人”“最美一线人物”等评选活动。

  常态化礼遇模范。一是制度规范。制定下发《湘潭市道德模范礼遇和帮扶实施办法》。二是多方联动。组织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道德模范礼遇和帮扶工作。三是定期慰问。组织各级各部门对全市道德模范群体以及重点帮扶对象开展关爱礼敬活动。2021年,全市开展各类走访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活动累计31次。

  全方位宣传模范。一是强化媒体宣传。开设“湘潭好人库”专栏,对全市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典型集中展示。二是广泛社会宣传。在市规划馆建设专题“道德模范展示厅”,对全国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以及省级道德模范感人事迹和物件进行展示;打造道德模范宣传示范街。三是组织基层宣讲。开展故事汇基层巡演、“道德模范上春晚”、举办社区道德讲堂。(湘潭市文明办)

  长沙县打造好人之城 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线上线下,唱响好人声音。一是完善礼遇机制。围绕“建设厚德星沙 打造好人之城”定位,明确十项好人模范礼遇帮扶措施。二是丰富志愿活动。开展“志愿者说”主题征文和“志愿者日记”征集等网络文明传播活动。三是建强道德阵地。在湘龙街道、金井镇等地打造“好人公园”“好人文化长廊”。金井镇“好人文化长廊”以榜样力量弘扬好人文化,全镇注册志愿者达1.4万余人。

  多方行动,树立好人榜样。一是强化典型推选。将推荐、学习、宣传好人模范工作纳入文明创建绩效考核内容。深入挖掘身边好人线索,成功推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省级道德模范2人,“中国好人”16人,“湖南好人”40人。二是积极开展评选。常态化开展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评选,品牌化打造“最美志愿者”。三是突出媒体推介。长沙县金井镇“新茶乡”七色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实践活动500余场,获《精神文明报》、中国文明网首页、人民网等长篇专文推介。

  城乡共振,开展好人活动。一是建强志愿队伍。成立长沙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打造理论宣讲、文化体育、科学普及等14支大队,全县注册志愿者达19万余人。二是打造服务品牌。开展“好人事迹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110余场,“在星沙 都挺好”志愿服务品牌深入人心。三是浓郁好人氛围。建立“好人驿站”“好人工作室”,通过基层宣讲、专题展览、文艺汇演等形式,在全县开展学习宣传活动370余场。(长沙县文明办)

  株洲市渌口区“三力”融合 推动居民自治

  强化价值引领,以德治提升群众“向心力”。深入推进党员干部亮身份领岗位先锋行动,39名区级领导担任网格片区长,组织引导3000余名公职人员深入城区36个网格下沉社区。全面整合城区“红哨驿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点”等阵地资源,开展政策理论宣讲交流座谈、红色集中观影、红色宣讲参观等活动,实现了在“课堂”中理论宣讲、在“现场”中教育谈心、在“活动”中思想动员。

  注重典型选树,以榜样提升引领“辐射力”。创新“四必四微”工作方法,要求党员干部坚持做到“社区有需要必到、网格有矛盾必调、居民有困难必帮、不稳定因素必报”;参与小区微治理、解决居民微诉求、收集居民微心愿、实现居民微梦想。目前,共上门收集整理意见建议1800余条、实现居民微心愿1000余个、解决微诉求300余个、参与小区微治理200余次。广泛开展最美“三长”、邻里贴心人等典型评选,宣传推介马理觉、万代良等16名先进模范。

  深化文明创建,以自治提升基层“原动力”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严格落实路长制、网格化管理、党员联系包干等长效机制。目前全区184个无物业小区、27个物业小区,由群众选荐产生“三长”1714名。编制印发《渌口区开放小区居民自治指导手册》3000余册,通过建立特色楼道评比、最美经营户、最美家庭评选等制度,全面发动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热情。(株洲市渌口区文明办)

  石门县立足“三三举措”推动文明创建

  强化“三大保障”,激发创建活力。强化制度保障,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文明城市创建指挥部,形成县级领导统筹指导、行业部门各司其职、乡镇社区同向发力的文明创建管理格局。强化资金保障,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近700万元,用于县城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城区保洁、绿地维护、农贸市场改造提质及宣传氛围营造等。

  实施“三大工程”,凝聚创建合力。实施专项整治工程,按照一月一专题,一月一验收,一月一总结的模式,联合相关责任部门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实施示范亮点工程,按照测评类型打造25个示范点位,推动全县各类点位全面提档升级。实施全域创建工程,将全县4个街道、17个乡镇区、4个农林场、两大景区全部纳入文明城市创建的范畴。

  坚持“三大机制”,巩固创建实力。坚持统筹机制,召开推进会6次,调度会4次,培训会4次,对照标准查漏补缺。坚持督查机制,以一日一交办、一周一总结、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为载体,构建“领导带头督、部门联合督、媒体常态督、群众参与督”的督查体系,累计组织专项督查15次,印发15期督查通报和13期督查简报,制作专题视频3个,媒体曝光5期,发出交办函674个。坚持问责机制,以责任追究倒逼文明城市创建常态长效。目前已对10家单位和12名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发出督办令23份。(石门县文明办)

  汝城县弘扬红色文化 培育文明新风

  理顺好机制,文明创建可圈可点一是出台好方案。相继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工作方案。二是营造好氛围。广泛开展城市文明劝导、党员群众进社区等志愿活动980余次,成功承办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红红的沙洲全国“村晚”等大型示范展示活动。三是打下好基础。全县共创建全国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2个,市级文明村镇16个,县级文明村镇189个,占比80.8%。

  设大平台,志愿服务多姿多彩。一是树典型抓引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十个十佳”评选表彰活动,涌现出黄湘源、陈贱松、邓奇峰等好人典型。二是红黑榜促规范。全县2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统一建立“道德红黑榜”和“善行义举榜”。三是互助会强村治。构建“群众互助会,群众按需点单、互助会派单服务”模式。目前,“群众互助会”已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累计为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9000多个。

  推动大变样,乡风文明提速提质一是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深入开展“五进五学五讲五比”活动,开展板凳课堂、日访夜谈8650余场次。二是既要“红色传承”也要“绿色发展”。坚持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人工造林6.63万亩、封山育林13.99万亩、森林抚育50.37万亩。三是既要“文明里子”,也要“容貌面子”。深入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三一一”工程。永丰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获评全国村庄规划优秀案例,建成省级精品乡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6个、小康新村60个。(汝城县文明办)

  花垣县深化三项举措 助推全域文明创建

  高位推动抓谋划召开全域文明创建暨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县、乡、村三级动员部署会,把全域文明创建作为乡村振兴的破题之举。全县抽调144名优秀干部,设立10个工作组和17个考核督导组,重点围绕“两违”整治、“四美”乡村建设、“空心房”治理、锰污染治理、“六长”制等,将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各乡镇、村组绩效考核内容。

  强力推进抓整治。乡镇通过“查看卫星图斑+实地对比勘查+入户走访”方式,对辖区内“两违”建筑、“空心房”“钢架棚”“农用建设用房”排查摸底。乡镇采取“边摸排、边整治”方式,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从清理广告乱贴、车辆乱停、杂物乱堆、管线乱牵及治理土地抛荒入手,向整治“两违”“空心房”、创建卫生县和文明县城等工作纵深推进。目前,全县“两违”整改351宗,“空心房”整改699栋,违规生产经营性临时用房整改194栋,钢架棚整改515处,脏乱差整治5399次(处),违规设施农用地整治109处。

  创新举措抓实效。各乡镇、村(社区)通过互助小组长带领、党员带头参加公益劳动,将群众的投工投劳量化为个人积分,通过“积分超市”参加年底评比。依托“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成功打造防返贫监测、农村“空心房”整治、管线治理、矿山整治、四美建设、厕所革命、抛荒地整治、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县创建、六长制、城区“两违”整治、集镇“两违”整治12大案例和29个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示范点。(花垣县文明办)

  桃源县突出三个坚持 彰显城市“三度”

  坚持改造升级让城市更有“亮度”。将创建指标分解成105件实事项目,累计投入4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诗画廊”沅水西岸风光带成为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新地标”三馆一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城市后花园”双洲公园让市民有了身边的“城市绿肺”。此外,51家单位入驻新建政务中心集体办公,改扩建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县中医院,系列“民生大礼包”深受群众好评。

  坚持志愿服务让城市更有“温度”。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超过90个,推出“儿童之家”“1元公益行”“致敬老兵 情暖夕阳”等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常态化开展“户帮户 亲帮亲”“认领微心愿 争当圆梦人”“远学雷锋 近学田工”“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城乡全覆盖。

  坚持全域创建让城市更有“深度”。坚持以全域、全民、全方位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组织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结对共建,开展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县级以上文明村镇数量占比分别为62.5%、57.1%,九溪镇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成功创建以陬市镇、漆河镇为代表的一批文明小城镇和全国重点镇,全县80%以上的乡镇获评省级生态乡镇。(桃源县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2021年第20期
 
  相关阅读:
 
 
文明播报  
图片新闻  

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主办
联系电话:0731-82217063?传真:0731-82217063??投稿邮箱:wenminghunan@163.com

湘B1.B2-20070067-103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欧美老妇小说,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