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下午,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2年湖南省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湖南举行此次发布会的目的是推动依法维权理念深入人心,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切实让今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共促消费公平”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进入到千家万户之中。
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解读今年“共促消费公平”我们可以得到两个至关重要的信息,这里的“公平”至少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
从商家角度来解析,商家所生产销售的产品要“公平”,这就要求所生产的产品要物有所值,产品的定价、售价要与产品的经济价值、市场价值相符合,不能天马行空、肆意妄为的随意标价,物价局等政府部门要加强审批、监管、执法;产品要优质优品,不能弄虚作假、以次充好,销售的产品要与宣传内容一致,不能销售倒卖伪劣产品;产品来源要正宗,决不能使用违法违规,对人、对社会有危害的原材料生产等。商家更不能销售违法违规的产品、商品。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理解,“公平”就是要确保消费者消费公平公正,消费者是自愿、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购买商品,不存在任何不良的威逼利诱,坑蒙拐骗等。要确保消费者买到的产品是正品,产品与消费者看到的广告宣传的功能、效果要一致;要确保消费者能合理诉权,按照相关要求能按时退货退款,要确保消费者举报渠道畅通无阻,成本低下。
消费是一次交易的过程,体现的是消费两端平等自愿公平的交换,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彼此“信任”传递的过程。消费者信任商家的产品如商家所言,商家信任自己的产品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彼此信任才铸就市场的和谐稳定。
当然要促进这种信任长期长效还需要社会多方面各部门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主动承担起市场监管者的责任使命,从源头上严格商家的市场准入,严格商家资质审查;要加强商家的行政监管,对产品质量要加大检查监察力度,采取现代化的检测手段,确保上市的产品都合格;要完善监督的体制机制,加大对违规违纪、伪劣产品商家的处罚力度,杜绝一罚了之,做到一罚痛之不敢再为,让其付出沉重代价以儆效尤;要加强打假、识别伪劣产品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产品质量知识,营造人人打假的氛围;要加强真善美的社会道德建设,增强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宣传教育等。社会组织要主动参与到“共促消费公平”的活动之中,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资源,通过组织活动、宣讲、演讲等方式加强宣传,特别是帮助老人防骗,揭秘最新消费骗局,引导公平正义、真善美的社会环境。消费者作为使用者要敢于发声,对于产品要给予客观合理的评价,对于伪劣的产品要毫不犹豫地举报,要“撕扯不放”地向相关部门维护好自己的利益等。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信任是交换的本质驱动力和保障力,“共促消费公平”,消费者和商家就要多点彼此信任,各自打铁自硬,自觉为之,担当作为,就能够营造优质良好的消费环境。(文/吴刚华)